感謝神明庇佑,在我起飛前收到緊急通知。
我一直很期待去尼泊爾。
• 福康安的戰勝石碑沒有辦法放在加德滿都,只能放在拉薩布達拉宮前面,不像福康安的平台石碑可以放在嘉義公園,可以放在赤崁樓前面,可以放在鹿港海墘官建天后宮,向被屠殺的台灣人耀武揚威。
去年在颱風天,因為任務在身,一定要及時到印度馬達拉斯(清奈),在小港機場等兩天起飛的經驗,真的不像我這種會放棄的懶惰人應該有的經驗,覺得已經是搭飛機經驗的極致了。
我從來沒有在科內預報過我在國外的演講,2004年是年輕主治醫師的我,在東京的亞洲大會初試啼聲,rehearsal也是在飯店裡面自己報。
去東京大學唸博士時,發現教授要出國前,都會在科內預報。這應該是好習慣,不過我回台灣後,都沒有follow。甚至在馬尼拉大會時,上一位講者Feinberg教授在講,我還在打powerpoint,還被我學生看到,真的是歹勢。
9月9日週二凌晨把幻燈片做好,上午11:30在科內預報。其實是因為我想要在這次大會前,去加德滿都好好看猴廟,看活女神Kumari,結果人算不如天算,9月9日加德滿都機場還因為情勢緊張而關閉。
9月10日上午理事主席高橋哲教授發正式的緊急通知,取消會議,我當然速速去航空公司取消班機。
十年前的12月27日,和台北榮總高壽延副院長去孟加拉,一下飛機就遇到學生抗議選舉舞弊,準軍事部隊和警察鎮壓,造成死傷。本來想去看的皇宮和白老虎,都不用看。只去看了達卡大學醫院的口外病房。然後在達卡大學講堂和飯店裡面開會,回機場時還是軍警保護。
• 舊曆七月對亡靈的致意追思,其實是源自印度。這和雨季有相當的關係。「雨安居」(Vassa, 巴利語:वस्स, 梵語:Varṣa)用英文來說就是rain retreat,在印度,夏季(約舊曆 4–7 月,西曆 7–10 月)正值雨季。佛陀時代,為了避免僧人出外行腳踩踏農作物與昆蟲小生靈,規定這三個月僧侶必須駐錫於固定寺院或樹林,不再四處遊行。所以僧侶就會閉關讀經修行,相當於基督教的齋期。所以當वस्स Varṣa結束時,上座部佛教相信「雨安居結束的布施」(Kathina, 巴利語:कठिन)所佈施的功德殊勝,所以會準備供品,迴向亡者。這也是盂蘭盆節的風土背景。
大家熟知在《盂蘭盆經》裡,目連尊者為救母親餓鬼道之苦,佛陀指示他 在七月十五日(雨安居結束時)供養十方僧眾。當然,在台灣我們七月拜好兄弟好姐妹,日本的【お盆】祭祖都是這樣的來由。
• 那在尼泊爾和印度呢?尼泊爾大部分的人都是印度教,會有Pitri Paksha (पितृ पक्ष, 祖靈半月),也是相當於舊曆七月,今年(2025年)的 Pitri Paksha(祖靈半月/Shraddha 期) 是從 9月7日 開始,到 9月21日 結束。不過尼泊爾共產黨是無神論者,反對祭拜。
• 如果你是當年的廓爾克武士,知道233年後,不肖的無神論子孫,竟然選擇在當年屈辱和談的季節(1792年新曆九月清廓雙方在貝特拉瓦蒂(Betrawati)河畔簽訂和約(Betrawati Treaty),廓爾克稱臣納貢),選擇在Pitri Paksha前去看閱兵。不慰靈就算了,還屈辱去舊時敵人的皇城前,看敵人子孫耀武揚威,不在Pitri Paksha時讓他下台,怎麼能彰顯廓爾克武士的英勇呢?
• 無神論者當然會斥之為偶然,對於眾神之國的台灣人來說,對於戰國福摩薩武士來說,這都是必然的果報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