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wo-piece midpalatal Le Fort I Osteotomy
前幾天開了一台Two piece Midpalatal Le Fort I Osteotomy, 特別的是,不是要將上顎做expansion,而是病人戽斗 (hò͘-táu)太嚴重,而上顎骨寬度也太寬,所以上顎只好中間剖半,然後鋸掉一片,縮小寬度。宗賢黃宗賢表現超級優秀,很開心告訴我說,他沒有看過這種開法。我說我也沒有啊。
我小時候就只有看過賴聖宗老師一刀Segmented Le Fort I, 但是不是剖半,也是非典型,但是更複雜的設計。
當時我是總醫師,賴聖宗老師的正顎手術最厲害的就是沒有上咬合器,利用平行模型在老師特製的木板,在木板上做model surgery,得到重要的landmark的前進後退上升下降,然後推算需要bone cut的大小,這其實是需要很厲害的3D概念,也容易被無法了解的人批評。我那一刀的model surgery當然做得戰戰兢兢,不過平常都昏昏沈沈,那一天stent午夜才開始做,三點才去睡覺,隔天好像吃了神藥,跟刀表現超級好,最重要的是根據我向老師報告的數據,手術固定時,中間沒有任何gap, 這是我跟老師的刀,難得被肯定的一刀。
這時代,簡單太多了,用電腦的virtual surgery精準多了,不過我們要從中間劈開,到PNS (Posterior nasal spine)要鋸掉6.5mm,但是最前面的ANS (Anterior nasal spine)卻只要0.04mm, 這個時代,這個位置也沒有辦法有surgical guide,前後縮小的距離差距不小,這真的太難,所以我們把鋸線

想到陳國鼎Philip Chen老師都是做小於1mm之下的精益求精,我和老師們的差異真的是雲泥之別了。
Le Fort I Osteotomy,一開始並不是為了正顎手術,完全不是為了咬合。而是為了將鼻咽部的腫瘤切除,在1859年著名的Bernhard von Langenbeck就開了Le Fort I Osteotomy開路來切除腫瘤(Beitrag zur chirurgischen Behandlung nasopharyngealer Erkrankungen. Berlin surgical archives )。
David W. Cheever (Boston)在1868年也是開了total midline Le Fort I Osteotomy,也是為了切除腫瘤, 這是有記錄的做maxilla中間剖半的截骨術,也是歷史上第一個將maxilla作mobilization的創始人。大約在一百年前,Le Fort I osteotomy才用在我們齒科咬合dentofacial deformity的手術, 這是Herman Wassmund使用骨科的牽引方法,在1921年第一個用Le Fort I Osteotomy將上顎骨做mobilization,接下來的歷史,口外醫師都很清楚,伴隨抗生素的發明,連下顎骨正顎手術都從口內開。
不過,midpalatal osteotomy在後來的palatal expansion論述很多,但是縮小的很少,而且我用midpalatal Le Fort I Osteotomy查閱,在pubmed竟然只有找到三篇,其中一篇還是1989年,還是用德語寫的為了palatal expansion。
這世界真小,有一篇竟然是我的好朋友釜山大學金容德院長Yong-Deok Kim的老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老師 Professor Sandor在1990年所發表在國際口外雜誌IJOMS的” Trans Oral approach to the nasopharynx and clivus using the Le Fort I osteotomy with midpalatal split”, 這手術目的是要切除鼻咽部和clivus蝶骨斜坡的腫瘤。
這次,我們的palatal stent穿wire打洞真的不行,隨著時代進步,大家的wire technique和做stent的能力當然也會退化,傳承當然受到影響。
可是這些最基本的東西,應該還是要會啊。
現代實證主義和現代社會學之父的奧古斯特,孔德在他1830年出版的Cours de philosophie positive"實證 (si̍t-chèng)哲學 (tiat-ha̍k)課程 (khò-têng) 說過:« Je pense même qu’on ne connaît pas complètement une science tant qu’on n’en sait pas l’histoire. »A science cannot be completely understood without a knowledge of how it arose.
若是 (nā-sī)毋知影 (m̄-chai-iáⁿ)學問 (ha̍k-būn)个 (ê)源頭 (goân-thâu)開始 (khai-sí), 著 (tio̍h)無法度 (bô-hoat-tō͘)完全 (oân-choân)理解 (lí-kái)這个 (chit-ê)學問 (ha̍k-būn)
即使是數位時代,飛彈衛星和無人機的時代,武士還是要會青銅器時代的刀劍基本以及中世紀開始的火器原理吧。
世界上偉大的海軍,在唸海軍官校的訓練艦都是使用大型帆船。
登高必自卑,行遠必自邇啊!